今天实地探访巨鹿县金阁寺是因为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关于古漳河的传说把我带到这个小隐于野的巨鹿金阁寺。如果没有人指点导航无法定位这座寺院,通过查访知道寺院在村东北侧,于是就驱车沿着蜿蜒曲折的街巷开始了一番找寻,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进入堤村集村后十余分钟还是如愿看见了这个神秘的千年古寺院。金阁寺坐落于巨鹿、平乡、广宗三县交界处的堤村集村东北侧,西距离巨鹿县城约8公里左右,东距广宗县城约5公里巨广线穿境而过,寺院原址处在古漳河故道大堤之上属于当年的制高点。据史料记载金阁寺始建于唐代宗年间,主持建造者据传由中国佛教密宗创始人之一得不空法师,历时多年而修建属五台山金阁寺下院,当时寺院规模空前占地百余亩,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巨鹿金阁寺历经唐、宋、元、明四朝香火繁盛,香客遍及至周边四省,据史料记载历经数次洪水的洗礼至明万历年间寺院几乎已废,于明万历四十年开始了第一次大修,金阁寺碑文记载如下:询之土人此地旧有金阁寺焉,因河水大上,赤亦就淹,因掘出石佛,即旧有金阁寺也,因此重建金阁寺,在此后的数百年时间里共计经历七次之大修直至抗日战争初期。金阁寺的今生民国初年在巨鹿金阁寺成立了高小(即学堂),当日军进军华北冀南地区后,因在寺中搜出有反日材料故将整个寺院大殿焚毁,土改后寺院残存建筑也被拆除,遗留石佛碑刻也被损毁,历经千年的寺院变成一片荒地,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此地作为市重点保护遗址单位,于90年代初期开始在原址恢复寺院建筑,现规模有、僧房、九龙壁、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万佛塔等建筑,如今又对寺院广场进行修缮逐渐恢复其往日辉煌。看如今宽阔的寺前广场,周围绿树成荫,虽隐于市井但仍不失往日声名。金阁寺之渊源唐朝初期是印度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鼎盛时期,在七世纪初期印度的佛教大师陆续来到中国,由于大唐对佛教及其重视,所以这些佛教大师在中国得到了极高的礼遇和权力,公元年金刚智、不空等印度佛教大师来大唐传教,历经多年发展唐帝越来越重视这些西方来客,约在公元年开始在五台山建立金阁寺,同时也是全国各地建立金阁寺下院,当时这次大规模修建寺院历时五年之久,据载五台山金阁寺下院有五座之多。金阁寺为中国佛教密宗派的创始起源地,不空法师作为密宗佛教创始人之一传弟子惠果法师,惠果法师又传弟子空海大师(日本人),自此空海大师将佛教密宗佛法传于日本,多年以后就有了日本的金阁寺。金阁寺之传说金阁寺作为密宗佛教发源地自然受到皇家重视,自然也会留下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相传唐代狄仁杰办案曾在巨鹿金阁寺留宿多日,并在此地破获诸多大案悬案;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初期被元兵追杀夜宿巨鹿金阁寺,朱元璋登基后再次造访金阁寺逗留数日于是金阁寺更是名声鹊起;当然还有更动人的传说,由于漳河数次发洪水淹没了好些农田,于是张天师为了惩罚掌管古漳河的主事老漳,就把老漳压到巨鹿金阁寺的佛塔塔下面,至今当地还流传顺口溜:堤村倒了塔,老漳回了家。虽然这些传说没有确切史料记载,但是由于金阁寺地处漳河故道旁边,这里多次水患寺院数次被毁,据县志记载宋初至宋大关年间多次洪水,大观二年整个巨鹿县城都被掩埋在黄沙之下七八米深,明天顺年间公元年至公元年巨鹿共经历了7次大洪水,自然金阁寺在大灾之后也是历经数次重修才保留至今。文章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另一位巨鹿籍的密宗佛教创始人之一的“僧一行”大师,集佛学、天文学之大成也,邢台的骄傲、巨鹿人们之自豪。注:本文系作者图文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883.html